以“竞合与融通:重塑产业新格局”为主题,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6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于7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业界龙头企业的5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在开幕式上表示,与传统产业相比,环保产业是政策拉动型和法规标准倒逼型的产业,产业的市场规模受国家节能目标、环保目标所决定。“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已经出台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环保产业发展呈现几大特点:并购整合风起云涌,一批具有技术集成、工程建设、设备运营和投融资能力的综合型环境集团正在形成;一批大型国企、央企涌入环保产业,加速产业格局形成;环境产业链条延伸拉长;污染三方治理、PPP模式、环境治理设施快速建设;市场需求倒逼环保产业技术革新,新型技术与环保产业深度结合,促进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何炳光提出,目前环保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价格战愈演愈烈,企业经营违约等现象显著增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些地方有保护现象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继续延续“十二五”的发展思路:以推广绿色产品来拉动绿色消费需求;以实施重点工程拉动环保投资的增长;强化约束和激励机制,释放市场需求。
工信部节能司司长高云虎表示,绿色发展对我国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15年,节能环保的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服务等节能环保产业的产值约4万亿元,为全社会的绿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在工业绿色发展、绿色制造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工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绿色增长。
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副巡视员胥树凡提出,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战略总方针的指导下,环境保护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环保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来。但是环保产业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地方各级政府如何把国家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要求转变成可操作、可实施、可考核的具体措施,引导和规范本地区环保产业发展。地方政府应对本地区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按照环境要素、环境质量管理目标,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创造环境服务的市场平台,引导本地环保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投入产出,建立多种形式的环境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付费机制和调价机制;当好裁判,不干预企业和市场行为,做好环境市场的服务;建立政府激励机制,鼓励环保服务的优质化、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