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讯:湿式电除尘(雾)器,简称“湿电”,由于在控制脱硫塔后湿烟气携带雾滴及粉尘、使排入大气的烟尘实现达标排放、PM2.5得到有效控制方面的诸多技术优势,近年来被“五大”、“四小”电力集团广泛使用,并波及到中小热电行业,甚至35t/h的小锅炉、也吃上了“湿电”洋面包。
出人意料的是:湿电神话被打破了
打破“湿电神话”的,是“4H高效微旋流除尘除雾装置”,由北京至清时光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创新除尘技术,已经在电力、玻璃、焦化等行业,不同烟气脱硫工艺中得到成功应用记者从2017年6月16日召开的“4H高效微旋流除尘除雾装置”产品技术交流会上了解到:“4H高效微旋流除尘除雾装置”对“湿电”失败工程、成功实现达标排放改造。
这个项目业主是山东临清的一家热电公司,3×130t/h+1×17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两炉一塔配置,标况烟气量450000Nm3/h,入口烟气SO2含量2500mg/Nm3,原环保设施脱硫后能够达到SO2≤100mg/Nm3排放标准;脱硫系统入口粉尘浓度60-70 mg/Nm3,经过湿式电除尘改造后,粉尘不能达标排放。采用北京至清时光“4H高效微旋流除尘除雾装置”进行脱硫除尘一体化改造后,在不增加喷淋层前提下,出口稳定达到SO2≤35mg/Nm3、粉尘≤10mg/Nm3排放标准。
会议上了解到,这个项目的改造工作量可算是“五脏俱全”,在不改变脱硫塔高度前提下:更换吸收塔内原有喷淋层喷嘴,改为空心锥喷嘴;将脱硫塔内第三层喷淋层移位至第一喷淋层之下,并对喷淋主管及支管进行维修和疏通;在脱硫塔进口及第一层喷淋层之间新建一级4H均布装置(H=400mm);拆除原一级除雾器,保留一级除雾器,在拆除除雾器位置新建一级4H高效微旋流除尘除雾装置(H=2100mm);对原玻璃钢吸收塔进行钢结构加固处理。
一个吸收塔的改造工期,只用了25天
颠覆“湿电神话”的骄人业绩,怎么做到的?北京至清时光高层解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研发初衷、二是量身定做。
关于4H高效微旋流除尘除雾装置的工作原理,北京至清时光在研发初期的流体力学流场计算中发现:粒径5μm以上的颗粒是比较容易脱除的,难脱除的是粒径5μm以下的颗粒。创造怎样的流体力学环境,让两个以上“5μm以下”的颗粒高速碰撞、集结,达到脱除的目的,这是产品研发的出发点。产品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装置核心元件结构的独特设计,形成相互叠加的微旋流环境,达到“5μm以下”的颗粒高速碰撞、集结、脱除的目的。在结构设计上,充分预留了“二次夹带的烟尘颗粒物”的回落空间。
所谓“量身定做”,北京至清时光设计了一套详细的“数据采集表”,对需要新建、改造的项目先采集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技术分析,烟气来源、一次除尘方式、脱硫工艺、烟尘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和成分分析等等,在这些工作基础上,才提出针对这个项目的技术方案框架。北京至清时光关注的是:4H产品、技术能否解决个性化项目的技术问题,再针对每个项目的设计条件,提出一对一、个性化柔性解决方案。
关于进入市场的两条“底线”,北京至清时光董事长周琪直言解读:第一个底线--不卖管。经常有业主、同行询价:4H多少钱一根?别人都是这么卖的。我们觉得问题本身就没有技术含量!第二个底线--在吸收塔内进行改造,包括尽量不增加吸收塔的高度。在总体经济形势走低、环保压力如此巨大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用业主心态考虑问题,是我们的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必须坚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