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污染源的多样化,环保防治形式十分严峻,在污染治理高压下,许多耐火材料企业步履维艰。然而,近日,“耐材之乡”新密摘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
耐火材料生产是河南省新密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其产量占河南省的1/3,占全国的近1/6,因此新密市有“耐材之乡”的美誉。那么,如何实现传统耐材行业“美丽蝶变”?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铁腕环境治理是否会影响企业发展?
绿色厂房
郑州瑞泰公司是新密市耐材行业的标杆型企业,作为国家第一批耐火材料绿色工厂,从高标准环保建设,高质量全员管理,科学精细化考核等方面,综合布局、分期实施、分步推进,努力实现超低排放。
“先后投入1亿多元建成6000多平方密闭式原料库,所有原料入库保存。配套安装了69台脉冲滤筒除尘器,5台车载移动式除尘器,1套高压喷雾设备,2台移动高压降尘雾炮机。不仅解决了粉尘的污染问题,同时收集的粉尘重回生产线再利用。”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面对更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去年以来,对隧道窑尾气进行深度治理,采用“干法脱硫、袋式除尘、SCR脱硝”先进工艺,建成脱硝塔,达到彻底脱硝目的;并通过超低排放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经过这次治理,没有新的危废产生,节省了人工成本,保证了超低稳定排放。
据悉,自去年12月份,新密市启动耐材行业深度治理以来,全市上下持续推进绿色、技术、智能“三大改造”,始终坚持市场主导、典型引路、环境打造、政策激励,在全省率先完成耐材行业脱硫脱硝,实现了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转型升级“双促进”。今年上半年,全市耐材行业实现产值500亿元,税收4.78亿元,增长21.2%;出口2.13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6%,成绩亮眼。
目前,新密市列入深度治理的277家耐材企业,已治理完成200家,正在治理12家,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耐材行业近三年税收年均增长40%以上,今年1至10月,实现税收7.65亿元,同比增长13.3%,初步实现了环保达标、效益升级、转型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