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船闸试运行,4月1日,断航163天的黔江正式恢复通航,对于助力广西航运经济复苏和发展以及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当天上午,在黔江桂平下锚地和大藤峡船闸下游水域,已经有100多艘船舶等待过闸,同时第一批满载货物的船舶从来宾下航准备开往珠三角,为珠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为确保黔江顺利恢复通航,贵港及来宾两地海事部门的执法人员提前对待过闸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利用CCTV电子监控对过闸船舶实时监管,并派出海巡艇巡查通航环境,保障船舶航行畅通有序。
广西来宾、柳州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石料、钢铁等原材料供应点,每天在黔江航行的船舶流量超过200艘。在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未建成前,由于黔江通航环境复杂,水上交通事故多发,特别是在长达12公里的勒马航段,礁石林立,船舶无法在夜间航行,如果遇上枯水期水位下降,在白天甚至只能单向限时通行,且船舶需要减载营运,严重制约了航运经济的发展和复苏。
随着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的投入使用,长达114公里的黔江将成为优良的水运通道。
黔江通航条件的大幅提升,带来直接的效益就是水运物流成本的降低。船闸试运行前,黔江可航行的船舶吨位小、载货量少,通航时段受限,水运的成本被迫增加。
船闸试运行后,黔江通航等级可由当前的300吨级提升至我国内河航运最高等级3000吨级规模,年运输能力由1300万吨提升至5200万吨,船舶过闸时间最快仅需1小时,通航效率大幅度提升,对于推动广西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