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砂石骨料大会上,北京建筑大学与菲律宾建明集团签署了天然河砂产学研合作协议。这标志着菲律宾天然河砂向中国出口迈出了关键性步伐。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出席协议签署仪式并讲话。他指出,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中国逐渐限制河砂出口。同时,国内天然河砂缺口较大,菲律宾天然河砂出口中国正当其时。
胡幼奕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 “新基建”建设是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的最有效的办法。“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为砂石和装备企业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新一轮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中国对砂石骨料的需求巨大。包括京津冀一体化、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中国大区域经济圈的建设、中国未来城镇住宅和国家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所需要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项目都将带动砂石和破碎装备需求持续增长。
胡幼奕强调,当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如火如荼,对于原材料建设用砂的需求量巨大。近年来,中国国内优质河砂资源日益短缺,且由于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国内河道采砂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和禁止,机制砂产业虽然迅速发展,但整体上优质机制砂产能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供应。所以河砂和优质机制砂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菲律宾建明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林海超向大会简介了菲律宾的砂矿资源。他指出,菲律宾是个群岛国家,岛上河流众多,菲律宾因此拥有丰富的砂矿和砾石资源,菲律宾主要的砂石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用砂矿和砾石,主要用于包括填海在内的建筑行业的骨料,此类砂石主要集中在吕宋岛北部三巴礼示省内河。另一类是石英砂,属于非金属砂矿。此类砂石主要集中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屿的的海滨砂矿,但数量稀少。
林海超介绍,菲律宾建明资源公司(建明资源)是菲律宾为数不多的拥有出口砂矿资质的公司。近两年来,也是唯一出口过砂矿的菲律宾公司,集团已向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大陆出口过大量砂矿。建明资源目前拥有三巴礼示省圣托马斯河(Santo Tomas River)砂矿25年的独家采矿权。圣托马斯河河道全长32公里,平均宽度2公里,可开采面积6400万平方米。河砂矿储备预估超过10亿立方米,砂矿品质优良。建明资源采砂设备齐全,运力充沛。现正在建设智能化全封闭水洗采砂设备5条,日产优质河砂近20万立方。同时, 建明资源拥有的深水港码头地理位置优势,紧邻中国南海,距离粤港澳大湾区约900公里,航程2天。距离福建及海南航程2天半,新加坡4天。优良的装船位置使得公司在为菲律宾国内、中国以及周边国家提供优质的河砂资源时大受客户欢迎。
林海超说,近年来,建明资源加大与国内专业机构合作,积极加入中国砂石协会、与北京建筑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签订合作联盟,共同研究及开发菲律宾砂矿高值资源化利用,为中国砂矿产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建明资源目前合作伙伴和潜在客户包括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铁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中国中交疏浚集团、香港政府、新加坡政府、华润水泥、中国建筑、安徽海螺水泥、厦门建发、天物集团、厦门万里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泉工股份等。

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菲律宾天然河砂,服务中国东南沿海土木工程建设,菲律宾建明集团与北京建筑大学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砂石骨料大会专题会议期间签署《菲律宾天然河砂产学研合作协议》后,双方将围绕菲律宾河砂在混凝土及砂浆等领域的高效利用,开展产学研合作。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宋少民表示,北京建筑大学将依托人才、技术等优势,对菲律宾河砂的基础属性和品质、混凝土适应性以及相应的混凝土成套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进行专题论证。为菲律宾河砂在中国的进一步应用奠定技术基础,形成成套技术。
签约仪式由中国砂石协会副秘书长杨晓东主持。中国砂石协会胡幼奕会长、建明集团常务副总林海超、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分别在签约仪式上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