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化矿山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国也不断出台了各种智能矿山政策,来推进矿山智能化,那么,近年来都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呢?现将近3年来国家关于智能矿山的相关政策梳理如下:
2020年2月,发改委、能源局、应急部、煤矿安监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智能化运行。具备条件的生产煤矿加快智能化改造,在供电、供排水、通风、主辅运输等生产经营管理环节,进行智能优化提升,推进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和危险岗位的机器人作业,实现传统煤矿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2020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发布《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工厂 (矿山)建设指南(试行)》,充分考虑矿山实际情况,明确企业智能化建设重点,新建矿山直接进行智能化规划与设计,在产矿山有序推进智能化改造,坚持整体规划,围绕有色金属智能矿山建设主要环节和重点领域,分步实施。坚持创新引领,数据驱动。推动 5G 新技术与有色矿山的融合创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提升信息系统学习与认知的能力,利用 AR/VR 等技术形成人机混合增强智能。
2020年11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争取在“十四五”末期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以内,大型煤矿产量占85%以上,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97%以上;建成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处以上。
2021年6月,能源局、矿山安监局发布《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 (2021年版)》,坚持分类建设和分级达标相结合,建立健全智能化煤矿建设、评价、验收与奖惩机制。重点突破适用于不同条件的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培育建设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科学制定实施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造方案,加大煤矿智能化技术资金投入、人才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成熟度与可靠性。坚持把煤矿减人、增安、提效和提高职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作为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根本目标,通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煤矿智能化水平,促进煤矿安全、质量、效率与效益的稳步提升。
2022年2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了《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推进非煤矿山安全转型升级。
2022年11月,财政部、应急部印发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为矿山安全生产、智能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022年12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了《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总体发展规划(2022-2024年)》,明确提出了非煤矿山智能化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2023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修订印发了《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指引煤矿智能化建设,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3年5月,山西省能源局发布《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煤矿智能化建设应满足《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分方法》中的必备指标,必备指标未达要求不得通过智能化评定。煤矿、选煤厂及采掘工作面智能化评定等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井工煤矿应按照建设条件分类进行评价,配套建设的选煤厂可与煤矿共同评定,也可单独评定。《办法》附件明确了井工煤矿、掘进工作面、综采工作面、露天煤矿、选煤厂的智能化评定具体评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