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氢多碳少的特点,与碳多氢少的煤炭合成气能够很好地适配耦合,合成化工产品,提高碳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带来了关于降低碳排放的建议。
他表示,建议支持煤化工产业与绿氢、天然气耦合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郑月明认为,近年来,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迅猛,积极探索以煤炭为原料向下游延伸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煤炭资源转化途径。
在“双碳”目标下,煤化工产业积极实施减碳降碳举措。从化学角度来看,碳元素只能转化,不能消除。煤化工合成化学品过程中普遍存在“碳多氢少”、碳氢比不匹配的问题,导致碳排放量较大。例如煤制甲醇(CH3OH)过程中,甲醇合成气要求的氢碳比约2.05—2.15,但由于煤炭气化后一氧化碳(CO)含量较高,氢气(H2)含量较低,合成气必须经过变换调整碳氢比,多余的碳无法参加反应,最终以二氧化碳(CO2)的形式排放。要减少碳排放,需要向反应体系中补充氢元素。
郑月明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绿氢制备成本较高,供应有限,主要依靠风电、光伏制取,产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有较强的地域限制。另外,我国天然气整体资源不足,优先作为城市燃气、工业燃料使用,政策上限制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
为此,他提出,建议支持煤化工产业与绿氢耦合发展,支持绿氢技术开发和项目建设,降低绿氢成本,提高供给能力。
另外,支持煤化工产业与天然气耦合发展,提升煤化工产业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在国家规划的煤化工聚集区,支持煤化工企业根据所在区域能源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减碳方式。在天然气供应较充足的非煤化工聚集区,支持现有煤化工企业在不增加煤炭用量的前提下,采用与天然气耦合技术,实施技术改造,降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