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降为1.96吨/万元
8个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方案
6个园区列为国家或省级绿色园区
18个矿山建成绿色矿山磷石膏综合利用率突破70%
截至目前
全市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的单位数量已超过90个
2项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
到2025年底,实现城乡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是推进昆明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是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的重要内容。2022年4月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录以来,昆明市全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治理体系改革,系统构建固体废物大环保统筹管理新格局,推进各类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实现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利用,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回收闲置物品。
“无废城市”科普活动。
聚焦固废减量 刷新园区绿色指数
走进昆钢安宁基地,智能化、绿色等词高频出现。作为一个按照超低排放规范、最严环保标准建设的新基地,这里的清洁数据十分亮眼:烧结烟气和富裕煤气发电锅炉、高炉热风炉、轧钢加热炉烟气全部实施超低排放脱硫脱硝改造。自昆钢安宁基地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后,每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消减1315吨、4463吨、714吨,削减率达到55.88%、76.2%、56.11%。昆钢安宁基地是昆明推动传统高耗能产业优化升级的缩影。
近年来,昆明市积极开展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改升级,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创建了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去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降为1.96吨/万元,62户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建设,8个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方案,6个园区列为国家或省级绿色园区,18个矿山建成绿色矿山,磷石膏综合利用率突破70%,107家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完成综合整治。
在昆明“无废城市”建设的成果中,固体废弃物磷石膏的循环利用颇为亮眼。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从2021年的17.4%提升至2022年的39.5%。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拓宽利用途径、加快存量消纳、探索生态修复试点等途径,去年共利用磷石膏1600余万吨,其中利用往年贮存量500余万吨,全年综合利用率达70.6%,2项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
为实现“十四五”节能减排任务,昆明市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行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建设方面,将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园区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试点,结合全省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全市园区向循环生态园区转型,进一步打造零碳产业园。
培育“无废细胞” 重塑绿色生活方式
“无废细胞”是指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社会生活单位。创建“无废细胞”,是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载体,也是践行“无废”理念的基本单元。昆明市积极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工作,通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推广,致力于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环境影响,从而为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模式作出贡献。
盘龙区金辰街道将社会治理与“无废”工作有机结合,2022年以来,先后在辖区内30个小区建立固废兑换银行,居民可以把废纸、饮料瓶、金属、织物等固体废弃物投放到小区固废再生资源回收智慧小屋,待相关工作人员称重、按类别单价回收后,返还居民相应的资金奖励;寻甸一丘田景区在农业生产、设备运行管理、资源利用等环节,设置碳中和主题的科普教育展板及操作演示台,与研学项目联动,培养全民有机固废资源化意识……在“无废细胞”的培育中,全市各单位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径。
完成了盘龙区东华幼儿园、盘龙区明通小学、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西山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润城学校4个“无废学校”建设试点示范项目,盘龙区金辰街道1个“无废街道”示范项目,官渡古镇、寻甸一丘田景区2个“无废景区”,截至目前,昆明市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的单位数量已超过90个。昆明市以无废学校、无废街道、无废商场、无废景区等为重点,加速开展“无废城市细胞”项目创建。
《昆明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指出,到2025年底,通过固体废物与水、大气、土壤协同治理,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城乡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把昆明建设成为更加生态宜居的美丽中国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