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于近日发布《深海瑰宝之下——深海矿产开发现状及其环境影响机制梳理》,简报系统梳理了深海采矿的起源、最新研究进展和管理现状,并深度剖析了深海采矿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威胁及不确定性。简报提出,当前情形下,应遵循预防性原则,暂缓深海矿产开发进程,并建议各国各界需要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海洋研究与管理工作,守护共同的海洋。
深海采矿是指从水深大约1,000米以下的海底挖掘并提取矿产资源的过程。尽管深海没有光照和光合作用,但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潜藏着诸多矿产资源,因此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兴趣。目前,深海采矿正处在探矿和勘探阶段,尚未进入商业开发。
简报作者之一、绿色和平海洋项目顾问陈书凌表示:“深海之下,有一个茂盛而独特的生命花园,这里蕴藏的生物可能帮助我们解开无数科学迷题。而深海矿产开发犹如在黑暗的房间里寻找宝物,如果没有科学研究和管理规定照亮前行的道路,我们可能会在黑暗中失去深海的无价之宝,且再也无法找回。”
深海采矿主要涉及到三种海洋矿产资源:深海海底的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即深海热液喷口附近形成的“深海块状硫化物”)以及覆盖在海山上的富钴铁锰结壳。瑙鲁海洋资源公司瞄准的是位于太平洋东北部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 简称“CCZ”)。太平洋、大西洋中部和印度洋海域共同构成目前主要的勘探区域。
围绕是否开启深海矿产的商业开发阶段,支持暂缓深海采矿的观点认为,相比陆地,海洋的联通性更强;同时科学家们目前对海底生态系统知之甚少,这意味着深海采矿可能会对其造成难以估量且不可逆的破坏。
简报总结了海洋科学家和环保人士对深海采矿的主要担忧,包括其对开采区域及其周边海域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物种局部灭绝;开发造成的金属类化学污染,可能给底栖生物带来致死影响;开发活动引起的大量悬浮沉积物,造成水体长时间污浊以致生物窒息;以及采矿过程中的噪音、震动和光线等物理干扰,会扰乱海洋哺乳动物之间的交流等行为活动。
随着2022年保护海洋的“3030”目标被各国公认,2023年《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通过,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了国际社会更多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社会组织和企业公开表达对开启深海采矿的担忧。
根据深海保护联盟(DSCC)的统计,截至2024年4月,共有25个国家作出反对深海采矿的表态。德国、加拿大、智利、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等20个国家提出基于当前科学认知以及相应规则、规章和程序的空白,应暂缓深海采矿的进程。
2024年2月,加拉帕戈斯周边公海,绿色和平工作人员与科学家们在进行环境DNA采样,研究数据将贡献于公海保护区建设。
简报提出,人类将开发活动的范围扩展到更深更远海域的同时,也给这些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威胁。利益相关方必须避免开发先行、保护滞后的不良模式,在开发利用之前,优先保护好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并进行可持续的、充分顾及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资源开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