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从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获悉:2024年,陕西矿产资源管理持续优化。通过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省部署地质勘查基金项目75个,投入省级财政2.7亿元,形成大中型矿产地16处,小秦岭金矿、山阳铜矿等矿集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改革矿业权审批办法,审批矿业权178宗,年新增煤炭优质产能3205万吨。
2024年,我省以市场化方式竞争性出让战略性矿产资源8宗,全省首宗页岩气探矿权以4.15亿元挂牌成交;深化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健全绿色矿山“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机制,分类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面启动秦岭区域及汉丹江流域“小、散、乱、污、呆”矿山三年整治行动,压减矿山113个,矿山开发利用格局进一步优化。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省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完成10个市级生态修复规划、71个县级规划,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专项规划编制,省、市、县三级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加快推进秦岭北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省级山水项目治理约6.75万亩,历史遗留矿山修复约2.35万亩,提前完成“十四五”任务。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保护纵向综合补偿制度,补偿46个县(市、区)1.69亿元。积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绥德县满堂川镇和白河县仓上镇的经验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
全省自然资源督察执法措施取得实效,通过纵深推进秦岭区域“两乱”、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遏制新增违法问题、有序整改存量违法问题。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推进督察整改,实行“周调度、月报、季核”工作机制,对整改缓慢的通报督导,对问题突出的派驻督导。2024年,全省例行督察立行立改问题整改到位率97%,2023年及以前年度反馈问题整改到位率83.5%;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