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衡阳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耒阳市13家砂石土矿问题整改完成情况的公示。
根据公示,在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问题中,耒阳市13家砂石土矿存在非法侵占林地、永久基本农田和越界开采等问题,其中越界开采面积150余亩,非法侵占林地900余亩(涉及国家公益林50余亩),非法侵占永久基本农田约85亩。
经过整改,越界开采、非法破坏林地和侵占永久基本农田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生态修复到位;关闭退出矿山采矿许可证注销到位、设施拆除到位、生态修复到位;规划保留矿山依法办理采矿、用林等许可手续到位。

整改完成情况及效果
(一)建立“一矿一策”工作台账方面。衡阳市委、市政府印发《耒阳市砂石土矿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方案》,明确了13家矿山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等工作要求;耒阳市分类制定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经审批备案后,采取市领导包矿、部门分工负责、专家具体指导的工作模式推进生态修复。“一矿一策”台账资料齐全。
(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方面。对越界开采行为,在省自然资源厅调查耒阳市11家越界开采矿山的基础上,耒阳市行政执法部门分别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对11家矿山越界开采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耒阳市公安局分别于2023年11月、12月对泰安采石场等5家越界开采矿山违法犯罪行为立案调查,并羁押相关犯罪嫌疑人。越界开采问题依法查处到位。
对涉嫌违法占地和非法侵占永久基本农田问题,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2024年1月依法作出行政处罚。违法占地和非法侵占永久基本农田问题依法查处到位。
对违法占用林地问题,耒阳市行政执法部门对13家石料矿山违法占用林地行为进行了查处,共查处违法使用林地面积73.7673公顷(含问题反馈范围56.1583公顷),其中查处违法占用公益林总面积3.3401公顷(50.1亩)。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查处违法占用公益林1.2011公顷。违法占用林地已全部复绿,林业生产条件和植被均已恢复,违法占用林地问题依法查处到位。
(三)实施生态修复治理方面。耒阳市积极筹集资金对13个问题矿山全部实施了生态修复,聘请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院专家参与矿山复垦、复绿工作,严格按照已审批备案的《生态修复方案》因地制宜地实施矿山生态修复,特别是编制了《边坡藤本植被恢复工程技术方案》,解决了矿山挂壁修复技术难题;涉及违法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复垦到位;转型利用的区域均已办理建设用地手续。耒阳市13家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成效明显,生态修复总体到位。
(四)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方面。栗树、枫林寺、泰安、润冠和兴旺等5个矿山采矿许可证已吊销并注销到位,晨磊、杨塘兴业、民顺、天威、春江、存谷等6家矿山采矿许可证已注销,北诚一矿、枣子等2家矿山正在办理延续登记。按照《湖南省绿色矿山管理办法》,办理延续登记的矿山要在正式投产满一年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自评报告并申报省级绿色矿山的规定,待本次问题完成整改销号后,耒阳市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五)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方面。耒阳市全面排查同类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耒阳市自然资源动态巡查工作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动态巡查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非煤(露天)矿山矿区范围界桩规范设置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和动态巡查制度;对露天矿山界桩进行统一制作、统一编号、统一埋设,并建立日常监管台账。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
(六)开展责任追究方面。衡阳市和耒阳市两级纪检监察部门严格案件追踪溯源,分级、全面清查违法违纪问题,对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53名干部进行追责问责,其中县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16人,科级以下干部35人。受到记过处分4人、警告处分8人、诫勉谈话6人,批评教育34人,提醒谈话1人。依规依纪依法责任追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