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消息,在青海省能源局的全力推动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团鱼山矿区团鱼山一号井项目获得国家能源局审核通过并“赋码”。项目按设计产能300万吨/年的20%建设储备产能,即常规产能为240万吨/年、储备产能为60万吨/年,享受产能优惠政策支持,标志着青海省在煤炭产能储备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对于提升青海省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保供中发挥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指出,建成一定规模的煤炭储备产能,可在国际能源市场剧烈波动、恶劣天气多发、供需形势急剧变化等极端情形下“向上弹性生产”,快速释放储备产能,有效提升煤炭应急保障能力。根据项目审批相关规定,项目核准、备案需通过国家核准机关、备案机关统一使用在线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办理相关手续。此次团鱼山一号井300万吨项目获得“赋码”相当于该项目有了国家认可的“身份证”,项目核准等前期工作可以“合法”推进。
团鱼山一号井作为青海省继鱼卡一号井、二号井之后新增的又一个大型煤矿建设项目,是青海省首个产能储备建设煤矿和高热值煤炭资源,也是青海能源集团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积极打造千万吨级保供基地服务产业“四地”建设的又一个主力矿井。团鱼山矿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地区属柴达木盆地北缘含煤区,属荒漠戈壁地貌,该区域探明资源量约5亿吨。该项目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青海省煤炭产能的灵活性,保障煤电更好发挥支撑调节作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还能在应急状态下快速释放储备产能,提供更为稳定的能源保障,服务产业“四地”建设要素保障。
据介绍,青海能源集团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能优势,主动应对市场挑战与机遇,更好发挥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省能源局也将继续加大指导协调力度,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做好项目建设各项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建设项目土地预审、选址意见等要素保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