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产业历来是通山的支柱产业,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优势。”4月22日,通山县城发(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璟浡介绍了该县作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基地的资源情况和发展优势。

通山县城发(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璟浡
据介绍,通山境内已探明硅、钒、石灰岩等44种矿种,占咸宁市已发现矿种的75%,特别是石英岩、大理岩储量大、品质高、开发条件好。通山建材产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鼎盛时期加工企业有140多家,从业人数达8万人,全国各地都有通山人从事建材生产经营。
同时,市政府配置通山县6个矿权(大理岩、脉石岩、瓦板岩、制灰用灰岩、钒矿、建筑石料各1个),全市最多,占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发展动力强劲。
此外,通山是“中国大理石之乡”,所产“金镶玉”和“啡网”品牌的高档大理石板材畅销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通山县处于武汉、长沙、南昌“中三角”的中心节点,距离三个省会城市均仅百余公里,G106、G316两条国道和杭瑞、大广、咸九三条高速穿境而过,交通畅达。
“近年来,我们锚定打造60亿元新型建材产业目标,紧跟市场形势,绿色化、高效化推进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助推新型建材产业复苏壮大,2024年全县新型建材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高璟浡表示,下一步,将紧盯三年产业倍增目标,加大绿色矿山开发和行业龙头企业招引力度,助力新型建材产业优质高效发展,今年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力争到2027年产值达到60亿元。
为实现三年产业倍增目标,该县将强力推进两个矿区开发。雨山饰面用石灰岩矿,可利用石料6400万立方米,总产值超180亿元,即将启动尾料加工区和矿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预计10月全面试采,今年实现产值2亿元。一盘丘石英岩矿,可采储量1412万吨,总产值超20亿元,预计8月全面试采,今年实现产值1亿元。
该县还设立新型建材研究中心,加强生态建筑材料等新材料研发。支持华南、宜通等20多家本地老牌石材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年产值8亿元以上。支持晨曦硅业、赛钻石英砂等硅石企业以及伦顶科技、科森建筑等10多家新型建材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动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力争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
高璟浡告诉记者,该县正全力打造百亿产业集群。从原料开采到运输销售等全环节着手,规划布局1600亩,高标准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整合县内外优质建材加工企业,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打通上下游产业融合渠道,打造绿色低碳循环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三年内,计划招引10到15家高端石材加工企业,8到10家干混砂浆、建筑涂料、装配式建材、高钙石等制造企业,5到8家石雕石刻、个性定制加工企业。力争到2027年,全县新型建材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