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这对我省船舶制造业无疑是一重大利好。
作为沿海大省,振兴船舶工业是我省多年来的愿望,早在2007年,《河北省船舶工业发展规划》就已通过专家组评审,山海关船厂百万吨级造船基地建设也已初具规模。振兴规划的出台,意味着我省造船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振兴规划强调,要采取积极的支持措施,从稳定造船订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自主创新等几个方面加快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山船重工一位负责人认为,新政从多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对造船企业是难得的机遇。此外,金融危机导致的船舶行业调整,将促进行业内重新洗牌,有利于大公司和实力强的企业实现新的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有利于企业提升盈利空间,降低生产和投资建设成本。只有牢牢抓住这些机遇,才能在下一轮的大发展中迎头赶上。
在山船重工大门口挂有两块牌子,一块是“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一块是“山海关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两块牌子虽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有着质的不同。从“修船”到“造船”,不仅仅是山船重工这家老牌国企在发展中的转向,更意味着我省已经把船舶制造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内容。这一点,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依托山海关船厂发展造船基地,建设30万吨级船坞,形成年产100万吨的造船能力。同时发展船用钢料处理中心等一批与造船业配套的企业……”在我省,船舶制造业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振兴规划强调: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对钢铁、化工、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据悉,造一艘3万吨级的大船,平均需要五六百名工人,从船舶主机到甲板机械、舱室配置,涉及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电子、化工、轻工、建材、仪表等50多个行业,需要500多家企业为其配套。山海关百万吨造船基地建成后,将能提供四五千个工作岗位,每年消耗钢材25万多吨,消耗动力燃气3.7万多吨,用于钢材费用、人工费用、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合计几十个亿。
从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来看,发展船舶工业,我省具有明显的优势。我省地处环渤海的核心地区,秦皇岛、唐山、黄骅三大港口船舶配套工业的基础比较雄厚。同时,作为钢铁大省和机械制造大省,我省也具备比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与山东、辽宁等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我省的船舶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省船舶工业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徐振川说,我省船舶工业企业只有不足50家,其中绝大多数是普通造修船企业和渔船修造企业,这些船舶企业普遍规模小,生产水平低。
(源自:河北日报)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原会长王荣生指出,河北船舶企业普遍规模小,造船模式单一、品种不全,目前,河北船舶企业生产的钢铁船以散货船为主,玻璃钢船以冲锋舟和小型救生艇为主,渔船以近海作业的木船为主。这些船舶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小。振兴规划明确,将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支持高技术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重点配套设备研发。我省应抓住这一有利政策机遇,加紧研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大的化学品船、LNG船、大型游艇、豪华游艇等船舶。
“船舶制造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因此,船舶工业要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业界专家认为,此次国家出台的新政规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将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这对急需发展资金的河北船舶工业无疑是难得的机遇。
(源自:河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