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山西绿色矿山建设位居全国前列
“绿色矿山建设位居全国前列,198座矿山实现达标。”10月30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山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姚青林介绍了该厅坚持生态优先,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供图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围绕美丽山西建设战略目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建设。
2019年以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11个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省级试点项目46个,治理总规模21.92万亩。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构建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近两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2亿元,督促矿山企业缴存生态修复基金和复垦费用。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推动总投资79.89亿元的汾河中上游山水工程,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3.83万亩、汾河流域水土流失等98万亩,该项目组成的“中国山水”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同时,山西省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平朔煤矿生态修复等2个项目,成功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典型案例。
值得关注的是,山西绿色矿山建设位居全国前列,198座矿山实现达标(国家级80座、省级118座)。
近年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矿山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018年以来,先后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60.3亿元,推动实施总投资近200亿元生态修复治理重点工程,有效提升华北地区水源涵养地生态功能,为协同筑牢黄河中游和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作出了自然资源贡献。
- 东平县15个生产矿山全部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2025-01-21)
- 农发行邵阳县支行:再投8500万元助力废弃矿山变青山(2025-01-21)
- 湖北恩施州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2025-01-20)
- 2.91元/吨!四川300万吨/年石灰岩矿成功出让(2025-01-20)
- 自然资源部确定2025年8项重点工作,对于砂石行业意义重大!...(2025-01-20)
- 废弃矿山变身绿色“聚宝盆”(2025-01-16)
- 农发行沅陵县支行再投放5100万元支持矿山生态修复(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