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三军齐上阵,新技术助推神山项目测量——记科研设计院测量队会战安徽池州神山长九灰岩矿项目
一、精心组织,保障技术服务及时到位
2016年2月15日(大年初八),科研设计院在长沙召开安徽池州长九灰岩矿项目测量工作专题会议。会议决定在长沙地铁4号线项目抽调测量精兵干将,组成安徽池州长九灰岩矿项目前期工作测量队,承担池州神山水下地形,码头至3号隧洞6Km地形和航拍补测任务。科研设计院精心组织,投入GPS10台套,水下测深仪1台套,全站仪2台套,无人飞机1台套,抽调25人前往现场测量。长沙本部的测绘中心承担航空测量数据成图处理。
2月21日-22日,浓浓的年味还笼罩着三湘大地,春运高峰到达极值。安徽池州长九灰岩矿项目测量人员紧急集结,背着测量仪器,兵分三路抵达安徽池州,开始新的测绘任务。2月23日,全员投入测绘工作。
二、强大后盾,解决测量人员后顾之忧
为保证安徽池州长九灰岩矿项目前期测绘任务顺利完成,中电建长九公司给予测量工作大力支持。在长九公司用车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抽调2台越野车、专职司机供测量人员使用。长九公司总经理肖光彩看望测量人员时,第一句话就说:“大家辛苦了,有什么困难及时与我们说!” 领导的关怀温暖感动着每位测量人员,大家工作再苦,心里也甜,同时也深深地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肖总把最好的丰田车调配给测量队使用,就凭这一点,测量队没有条件和理由完成不好长九灰岩矿项目测绘工作。长九公司袁云刚工程师作为前期测量指挥,干测量出身的他,给年轻人介绍测量经验,鼓舞团队志气,身先士卒、深入现场做技术指导;长九公司驻点工程技术人员周万平和测量人员一起爬山涉水,同吃同住。每天晚上回到宿营地,测量人员就能吃上长九公司后勤人员提供的鲜美饭菜。3月16日,科研设计院副院长沈绍罗亲临工地指导测量工作,看望并慰问一线测量人员。
正是因为长久新材料公司和科研设计院的强有力的工作保障,为测量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三、首次亮相,无人机航测技术显成效
安徽池州长九灰岩矿项目前期地形测绘面积30多平方公里,成带状分布,穿杨公岭、牛头山、南泉岭三座山体,山体植被茂密,没有航测技术应用,34天根本无法完成测绘任务。
为及时提供地形图给设计单位,航测技术人员首先根据地形分布情况,规划航行线路,现场探勘线路走向及飞行范围,选定无人飞机起降地点,布设测量像控点等航测前期准备工作。
天气条件是制约航空测量影像质量的关键。池州紧邻长江,早上雾大风大,将直接影响航拍工作。在航拍的那段时间,测量队队长陈龙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天气日报,然后打开窗户查看天气现状,再制定航拍工作计划。测量人员掌握了陈队长的工作规律之后,有时就开玩笑地说“陈师傅今天早上脸上有笑容,今天肯定有太阳。”
因为江边天气变化莫测,航测人员只能不按常规出牌。早上8:00到达测区,调式好飞行器,等待能见度和风速满足航测要求起飞。无人飞机的供电锂电池只能完成3个架次工程量,为完成每天6个架次工程量,用完一块电池,测量人员立即找当地居民家充电。特别在航测神山
砂石加工系统测区,飞行高度低于神山峰顶高度才能保证测区航拍清晰。为保证飞行器安全飞行,航测人员改用平行神山山脉飞行,当时的风速达到6米/秒,飞行器航线紧邻神山飞行具有一定的风险,怎么办?测量人员只能分两组,一组人员在电脑屏幕上跟踪飞行器是否在正确的航线上,另一组人员双眼跟踪在空中的飞行轨迹,一旦偏移航线,立即纠偏,避免飞行器因风速加大,风向改变飞入神山树林中。当飞行器顺利返航,大家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
航拍影像数据处理测量内业人员也有繁重的内业数据处理工程量。他们首先进行预处理空中处理,然后快拼(把照片拼成一整张)、匀光、匀色、像片纠正才能获得正射影像图(DOM),然后再形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再形成DSM数字地表模型,最后利用成果做线划图(DLG)。每天航拍组及时将当天所测影像数据第一时间发回长沙测量内业组马上处理,确保及时出图给设计进行设计。
四、迎风斩浪,七日完成长江水下测量
3月9日,测量队接到长江水域主航道、牛头山码头航道及鹅毛洲与新洲乡之间次航道34km水下测量任务,要求在7天之内完成。
3月10日,测量人员赶到牛头山码头联系船只,踏勘长江水文。为确保测量人员安全,需要对测量船只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当租用的船只试航到长江江心时,测量员亲身体会到了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真情实景。
3月11日租船下水测量。春初的长江寒冷刺骨,测量人员指挥船只按设定航线航行,确保每个测点按屏幕上设计轨迹行走。第二天,增援的李宪平副队长感冒了。第三天水下测量组长黄鹏感冒了。任务紧,其他测量人员在各个测区紧张工作,他们没有退缩,带病坚持工作。第四天开船的黄师傅(50岁老渔夫)病了也在蛮拼坚持。
水下地形必须按横断面测量(垂直流向),长江水域主航道是黄金水道,来回穿梭的巨轮,给水下测量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和安全考验。李宪平和黄鹏轮流在船上指挥安全,随时提醒开船师傅避让货轮。长江天气变化多端,大风能掀起1米的浪高,浪花打进船舱,测量人员保证人身和仪器设备安全的基础上认真采集数据,丝毫没有退缩。
3月17日下午4:50分,当最后一条水下断面测量完成,测量船只安全抵达长江岸边,测量人员击掌庆祝。水上测量,安全第一。所有的测量人员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7天水下测量,测量人员变得黝黑沧桑,验证了湖南洞庭湖一句谚语“湖风吹老少年郎”,何况长江的风与浪。
此时此景,陈龙队长有感而发,吟诗一首赠与李宪平和黄鹏。“蓝天碧浪尽收眼,码头巨轮景象忙。七日长江风波里,迎风斩浪测量人。”
五、披荆斩棘,柴刀开路完成野外测量
为按时完成测绘外业任务,航拍由3号隧道出口到神山采区,人工测量地形从3号隧道出口到G50沪昆高速5km带状地形,G50沪昆高速到长江牛头山码头一带设计修建的成品料仓及码头地形,及隧道洞口测量地形。
以闵春涛副队长带队,董富坤为组长的地形测量组使用每天分片分区“各个击破”的方式进行地形地物数据采集,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村庄的每一块菜地、水田、池塘、树林,长江大堤。测量员黄启宏每天下班都要打开微信运动,看看今天走了多少步,和同事比谁走的步数多,最多的一天他们走了32000步。每天晚上数据下载下来,做到测量数据不过夜,发现漏测区域第二天补测。
平坦地势地形测量推进速度到比自定计划提前一天完成,但是隧道洞口测量地形却成了“拦路虎”。
3月17日在农户家吃完午饭,闵春涛、董富坤将1号洞口出口点设计坐标传到GPS手簿中导航,由X014县道向1号洞口出口点进发,到达杨公岭山脚下,没有任何道路可走,全是灌木林,荆棘密布。测量老将闵春涛给队员鼓气说:“这种情况算什么,测量工就是先遣队。我们分2组找到洞口,柴刀开路”!荆棘太密,又要爬山,速度十分缓慢,下午5点,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只能收队。野外测量经验丰富的闵春涛要大家在返回的路上做标记,便于第二天沿路进发。第二天,终于找到洞口设计位置,完成洞口地形测量任务。可是在返回路上,老闵一组迷路了。陈龙对他开玩笑说“我们两个老家伙今天遇上鬼了,明明是这条路,我们只有强行往山下冲了!”费了2个小时才到达山脚,才知道自己走错了山脊。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晚开会,长九公司周万平工程师主动请缨,和测量员姚高林明天探路。第二天,大家带上柴刀、干粮,一路披荆斩棘,到达半山腰已是中午。草草吃完干粮继续进发,山越来越陡,斩棘越来越密,到处是野猪活动的痕迹。下午5点,离竖井水平距离还有400米,这不是平常的400米!天色已晚,只能作罢。在原路返回时,遇上野猪占领来时开采道路,只有另劈下山路。
开饭时间到了,宿营地的同事们心急如焚,为他们的安全担忧。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在19:00周工打来电话“我们安全下到山脚”,大家深吸了一口气。第二天,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1号竖井位置插上彩色旗子。
六、翻山越岭,提前完成施工控制网测量
施工控制网是施工前期测量工作的重点之一。3月16,沈绍罗副院长来到工地当晚,组织大家召开会议,连夜规划施工控制网。
3月17日准备控制网器材工具、仪器检校、操作交底,3月18日开展埋点工作,3月20日完成21个控制点埋设工作,3月21日,全面展开GPS静态平面网观测工作。
高程网的观测工作再次成为测量工作的“拦路虎”。三座大山隔断了高程观测路线,如果沿道路绕山测量,高程观测路线长度将达到120km,线路太长,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只有翻越山脊,寻找小路。在当地老乡的热情帮助下,测量人员找到了高程线路的最佳线路,高程路线由120 km缩短至44 km,为控制网观测赢得了时间,并确保了高程精度。
高程组分两组进行,平地采用双往隔点设站法,翻山采用以山脊为界,往返测量法。13km的带状施工控制网(包括埋点)在大家的努力下8天完成,比预计提前了2天,真不容易!在控制网观测6天的时间里,董富坤带领陈旭尧、蒋鑫晚上加班处理数据,整个测量成果GPS数据处理满足规范要求,高程网满足三等高程要求。
七、冲锋在前,“海陆空”开启测绘新篇章
按照中国电建长九心材料有限公司的既定目标,测量队于3月25日递交了电子版的以长胶带机轴线为中心12.5Km左右200米带状地形图、码头水下及成品料场地形图、长江水域牛头山码头34公里水下地形图、神山砂石加工系统地形图,完成施工区域施工控制网的埋设及平面高程外业观测工作,打下了一个漂亮的测量攻坚战。
34天,测量人员每天6点半起床,东方的朝阳还未升起,下午6点返回住宿地,大地已是暮色霭霭,晚上7:30-8;00召开碰头会,各组汇报当天的测量任务完成情况,制定第二天工作计划,20:30-24:00处理测量内业数据,绘制人工测量地形图。就是在这样的超常工作中,全体测量人员以高质高效完成测量任务为目标,充分体现了八局测量人冲锋在前、敢于挑战、甘于奉献、勇于超越的职业精神。
34天,全体测量人员连续奋战,测量人员将在企业转型中冲锋在前,积极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测绘专业技术水平,开辟航空测量+加水下测量+RTK地形测绘三位一体测量格局。这是科研设计院首次承担的“三位一体”地形测量模式,也为八局测绘的新起点,开启高科技测绘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