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省常山县辉埠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区,原本裸露的矿山边坡已绿意盎然,“以前这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经过生态修复,环境好了很多,现在这里也成为网红景点,每到休假日,周围很多百姓会来打卡。”常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胡龚雅说。
常山县是华东地区具备钙产业发展优良资源和配套基础的县域,石灰石储量和品位均居浙江省首位。20世纪90年代之后,利用石灰石生产轻质碳酸钙的企业发展迅猛,但长期无序开采、传统粗放式的矿山开发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山体孔隙汇水,以及石灰岩溶解造成的重度碱性水污染,严重威胁着当地水系生态环境及居民日常用水安全。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成为常山县的当务之急。
自2013年开始,常山县启动生态治理工程,围绕碱性水治理、整治落后钙产业、矿山生态修复、推动镇域面貌提升等问题开展治理,全面关停16家轻钙企业、201条石灰钙加工生产线。
“老百姓给我讲了一个事情很形象,村民之前种水稻,晴天不割雨天割,因为水稻上都是灰尘,整治之后,村庄生态有很大改善。在这样的过程中,老百姓对治理工程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他们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整治对生产生活的利好。”浙江省常山县委常委、辉埠镇党委书记杨力军说。生态整治工程得到了群众的配合与支持,打开了辉埠石灰矿区域环境整治工作的新局面。
杨力军表示,通过碱性水生态治理,目前该区域水体排放稳定达标。在二期整治修复项目完工后,辉埠镇会做好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增添区块,建设良田,将人工治理成果与山区石林融为一体建设景区,设置矿山博物馆及游客接待中心,使常山县成为市郊旅游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