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是矿产资源大市,是河南重要的铝加工、铜加工、煤化工和能源产业基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支持三门峡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矿山环境,带来生态保护难题。
12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三门峡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勇现场公布三门峡在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的成绩单。
优化矿山结构布局,三门峡采矿权数量减少至187个
据李勇介绍,近年来,三门峡坚决贯彻落实黄河战略,持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攻坚行动,推动生态修复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令全市矿山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矿山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环境进一步改善、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矿山结构布局优化方面。三门峡全市采矿权数量由2019年初的224个减少到现在的187个,持证露天矿山从2019年初的90个减少到现在的64个,矿业布局更加合理。
在矿山环境改善方面。自2023年6月以来,三门峡累计投入人力60万余人次,机械设备19万余台次进行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完成填方4900余万方,植树830余万棵,播撒草籽面积1.5万余亩,森林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性优化。
在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提高方面。三门峡大力推进矿产资源行业转型升级,借助省自然资源厅“一局一院一集团”技术优势,打造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自然资源部超纯矿物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成功落地三门峡市,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力争在新材料等领域成为全国创新策源地。
开展专项行动,累计治理矿山面积12.45万亩
有效推动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复杂又全面的系统性工程。
在李勇看来,三门峡能够在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取得成果,主要实施了多措并举的治理方式。
一是系统治理,推动存量问题清零。三门峡发布实施《三门峡市“十四五"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先后开展“春霖行动”“清源行动”等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治理矿山面积12.45万亩。2024年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攻坚年行动,对剩余7034亩存量问题发起冲锋,实现存量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基本清零。
二是“人”“技”结合,提升矿山监管水平。持续加强政策供给和体制改革,出台《三门峡市山长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建立“山长+检察长”协作工作机制。开展全市矿山无序开采专项整治“回头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对矿山企业进行全面排查,为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开发并试运行露天矿山智慧监管平台,综合运用数字底座等“六位一体”手段,对全市露天矿山进行可视化监管。
三是生态为先,规范矿山行业秩序。严格准入门槛,将生态修复治理义务落实纳入采矿权审批中,实行“一票否决”,对环境影响严重的露天矿山,采矿证到期后一律予以关停。推进金矿、铝土矿资源整合,组建现代化矿山企业,推动中小型矿山机械化升级改造和大型矿山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力争打造一批绿色矿山标杆企业。
四是同频共振,坚持“复绿”“富绿”结合。创新“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陕州区杜家沟铝矿、湖滨区高庙乡七里沟矿山等治理工程,将原有工矿用地修复整理为耕地,增加地类收益。渑池县高桥铝土矿规划打造仰韶酒业特级红高粱千亩种植示范区和中药材千亩种植基地,进一步夯实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