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从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着力打造国家山水工程江苏优秀案例,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78万亩。
图为邵伯湖西湿地风光。作为湖网地区湿地生态修复典型,该生态修复项目入选首批“中国山水工程”13个典型案例。
“中国山水工程”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标志性工程。2022年6月我省“江苏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国家山水工程以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年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打造国家山水工程江苏示范”的要求,协调联动,建立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的省市县三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确保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统筹推进。截至目前,已实施生态保护修复超78万亩,四成项目已完工,总体进度超86%,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聚焦区域内圈圩养殖造成湖泊湿地萎缩水系不畅、农田面源污染影响河湖水质、矿山开采损毁生态系统结构等突出生态问题,以保障水质安全为核心目标,系统部署了湿地保护修复、水生态治理、国土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智慧监管共5类25个子项目。目前,已完成圩区清退8.4万亩、湿地修复5.4万亩、土地综合整治4.7万亩、水环境治理2.6万亩、矿山生态修复0.7万亩、修复河道岸堤1330公里,保障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稳定在地表水质ⅲ类标准以上。建设物种栖息地0.5万亩,设置生态监测点31个,建成5个重要生态源地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形成观测、科研、监管、宣传四位一体的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重点支撑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累计记录到陆生生物166种,其中鸟类18目51科162种,哺乳动物4种,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1种(东方白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18种。完成林地提质改造3.3万亩、新增林地0.4万亩、新增耕地1003亩、新增草地523亩,预计生态系统年固碳能力可增加2万余吨。
邵伯湖西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作为湖网地区湿地生态修复典型,入选首批“中国山水工程”13个典型案例:宝应县兰亭荡广洋湖退圩还湖、宿迁市宿城区朱海牛角淹水环境修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典型示范案例。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副处长张泳江表示,我省将进一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继续实施土地、矿山、海洋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地区国家山水工程建设,有力保障“一江清水向北送”,夯实美丽江苏生态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