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保护徽州区矿山生态环境,巩固提升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治理成效,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徽州分局多途径加大矿山巡查力度,筑牢矿山生态修复绿色防线。
构建全域巡查网络。坚持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为原则,出台《徽州区关于加强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后期管护巡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织密巡查周期,构建区级-乡镇矿山监察体系。2024年全年,对在建、正在修复、已移交乡镇管护的6座矿山开展生态修复后期管护实地巡查共38次,筑牢矿山生态修复绿色屏障。
打造现代化监测体系。利用年度变更调查拍摄的矿山高清正射遥感影像以及动态巡查无人机航拍影像,结合ArcGIS软件智能分析,实时掌握矿山修复面积、植被覆盖度等生态指标。2024年徽州区矿山新增生态修复面积约20000㎡。通过强化动态监管、科技赋能和多方协同,保障修复成果持续见效。
夯实矿山管护责任。严格按照《通知》要求,针对在建矿山、正在修复矿山、已移交乡镇管护矿山三类不同情形,明确矿山生态修复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指导监督项目施工单位和承担后期管护任务的单位或个人严格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长效监管到位。
下一步,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徽州分局将继续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加大辖区矿山生态修复巡查力度,坚决遏制矿山领域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履行矿山生态修复管护责任,推动徽州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走深、走细、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