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智竹砼生”科研团队针对建筑业绿色转型的迫切需求,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研发出重组竹-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智能板材。

研发过程
智能板材采用多功能化涂覆技术与再生微粉活化技术,通过异质材料界面强化技术,将竹材与再生泡沫混凝土结合,形成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新型建材。该材料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外墙与内隔墙板,现已在广西桂林等地推广试用。相关数据显示,较传统ALC板材,其综合建造成本降低28%,若在全国竹产区推广该产品,不仅有助于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还能充分利用过剩的竹资源。

产品性能检测
团队负责人张智瑜表示:“从研一进校起,团队便聚焦建筑固废再生难题。三年来,通过1200余组实验,逐步攻克竹纤维界面改性、微粉活化及界面粘合三大技术难题,最终研发出重组竹-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智能板材。”
项目指导教师、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杨鼎宜教授指出:“这项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生物质材料与无机材料协同利用的技术瓶颈,开发的重组竹-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智能板材兼具绿色低碳、保温隔热的功能,为建筑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