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可“吃”建筑垃圾300万立方米 石家庄复杂成分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获国家专利
5月24日,记者从石家庄市城管局获悉,由该局牵头研发的国内首套复杂成分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目前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系统每年可处理建筑垃圾300万立方米。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市城管局不断在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实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结合点上下功夫,牵头研发了复杂成分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
利用该处理系统的建筑垃圾再生技术,可生产出高性能的透水砖类产品。采用此类砖铺设的城市道路,可使雨水迅速下渗,补充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并有效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
近日,记者在滹沱河建筑垃圾处置场制砖车间看到,采用这套系统的生产线上,一块块透水砖正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车间负责人潘琨为记者现场做了一个小实验:将250毫升净水,匀速倒在一块透水砖上,约10秒左右,砖体下方已渗出水滴。
据市市政建设总公司总经理助理谢超介绍,对收运来的建筑垃圾,通过雾炮降尘、多级破碎、筛分等工序后,形成粗、中、细三级再生骨料;将再生骨料、新骨料、水泥、颜料等按一定比例搅拌,送至主机压制成型,便可以生产出所需的透水砖。
“经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这种透水砖透水性能、耐磨防滑性能、抗压抗折强度等技术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是我市市政工程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谢超说。
据了解,该系统的研发属于我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于2016年3月正式启动。市市政建设总公司本着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思路,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生产试验,最终研制成功。
按照设计,该系统的制砖机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标砖1.8万块,水泥稳定土生产线每小时产量600吨,每年可处理建筑垃圾300万立方米,意味着每年可节约垃圾占地600余亩,少开采天然砂石500万吨,对我市打造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 8处终端处置设施年处理265.5万吨 镇江市建筑垃圾“消化力”升级...(2025-04-01)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开展建筑垃圾常态化整治(2025-03-31)
- 春潮涌动建设忙 临夏市建筑垃圾再生处理项目有序推进中...(2025-03-28)
- 从临时收集点到资源化利用项目,广州每年力促8000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变废...(2025-03-28)
- 秦安: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投入使用(2025-03-26)
- 从刘家琨的砖到王澍的瓦 建筑垃圾如何变废为宝?(2025-03-25)
- “闭环监管+湾区协作”双管齐下,广州打造建筑垃圾治理样本...(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