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计划年底前实现长江沿线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
因钢而立、因钢而兴。马鞍山矿产资源特别是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随着矿产资源长期开采利用,废弃露天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伤疤”和“痛点”。
为此,我市积极开展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和治理,利用市场化、多元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不断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新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38座非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已完成28个,剩余10个将于今年底前完成治理。同时,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计划年底前对长江沿线10公里范围内6个废弃露天矿山进行修复,完成治理面积63.037公顷,投入资金2160.47万元,实现修复任务完成全覆盖。
因地制宜露天废弃矿坑实现“变废为宝”
山体加固稳定、坑壁修坡治理、边坡坡面复绿……曾经的废弃矿坑“变废为宝”换新颜,即将成为长三角第一家矿坑乐园。3月17日,位于当涂的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矿坑户外运动拓展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种植四季常青的植被、搭建游览观光设施。
矿坑户外运动拓展区项目用地是原国安矿业的一处废弃矿坑,占地约8万平方米。“如果能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将矿坑改造成生态旅游景点,既保护了生态,又弥补了野生动物园的单一性,岂不是一举两得。”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修金介绍,公司投资了1.8亿元进行地质环境治理和边坡治理,利用矿坑的地形地貌,打造蹦极、玻璃栈道、水下餐厅等特色项目。
一边是矿山生态修复,一边是文旅项目建设。林修金说,为了保证矿坑边坡稳固,实施了边坡削坡、锚索、锚杆、单双层挂网喷浆、横竖面混凝土框架梁、竖面混凝土花池等多项治理措施,并在治理后进行坡面植物绿化及坑边环境生态复绿改造。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将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全部用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既减少了运输成本,又资源再利用。
创新模式矿山修复资金来源不再“单一”
一直以来,传统的“政府补助资金”治理模式导致矿山生态修复存在历史欠账多、现实矛盾多、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我市积极利用市场化、多元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
探索“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模式,开展雨山区向山镇南山铁矿大王山(丁山矿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大力支持科研院所按照市场化方式参与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作;公开拍卖废弃矿山治理中产生的剩余石料,推动含山、和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坚持‘谁破坏、谁治理,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推行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治理的模式进行矿山生态修复,不仅进一步拓宽了矿山生态修复资金渠道,更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灾害防治科副科长吴代安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我市一方面加大对废弃露天矿山的治理力度;另一方面对正在生产的矿山,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要求,督促矿山企业按年度提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费用,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专门用于矿山生态修复和治理,确保矿山生态修复不添“新账”。
- 农发行邵阳县支行:再投8500万元助力废弃矿山变青山(2025-01-21)
- 湖北恩施州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2025-01-20)
- 自然资源部确定2025年8项重点工作,对于砂石行业意义重大!...(2025-01-20)
- 废弃矿山变身绿色“聚宝盆”(2025-01-16)
- 农发行沅陵县支行再投放5100万元支持矿山生态修复(2025-01-16)
- 三部门:拟在四个领域遴选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2025-01-15)
- 江苏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78万亩(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