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陕西宾馆开幕,来自29个界别的500多名市政协委员将积极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今年西安“两会”期间,关于“无废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西安市政协委员、陕西凝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洋建议,加大对固废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利用产业的政策支持,加速培育一批固废资源化利用重点企业,大力打造具有产业链协同能力的固废治理领军示范企业,推进优质示范项目建设,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助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洋认为,“无废城市”建设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契合,作为一种以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其中,提高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是核心任务之一,实现一般固废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更关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不仅能有效缓解资源短缺压力,还能显著减少固废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实现 “无废城市” 目标关键路径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核心任务,对于节能减排、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居民生 活质量意义重大。
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突出矛盾和具体问题,刘洋建议, 出台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对固废综合利用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低息专项资金, 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研发投入,全方位推动企业在固废处理领域快速成长。
在推动 “无废城市”建设进度方面,刘洋建议,形成专业评估机制,以资源化利用效率为核心要素,结合规模、产量、质量、技术领先性、社会效益等维度综合评估,对优质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打造领军示范企业,借助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鼓励企业专业化分工,形成 “龙头带动+专精特新” 的产业格局。
支持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以联合共建、 开展合作项目等多种形式设立研发机构,提升创新能力,对盾构泥、弃渣、弃土等一般固废资源化利用难点问题上实现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提升、深度资源化技术和高附加值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项目和企业给予重点奖励,并由政府引导开展技术和产品推广,帮助企业加速推进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投放。
在提升固废综合治理水平方面,刘洋建议,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市域范围内各辖区产业协同,打破区域壁垒,促进固废资源及产品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固废处理处置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形成 “前端资源+技术、设施+处置加工+ 终端产品”产业链条的跨区域系统联动,带动市域固废综合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推广固废基材料产品,为固废资源化利用产品拓展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政府采购倾斜,在公共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招标环节, 明确规定优先采购固废资 源化利用产品,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再生制品使用比例;加强政府引导,对使用再生建材的市场化投资项目给予一定的评分加分。
“希望通过对西安市固废资源化利用重点示范企业的支持和培育,形成一批技术领先、管理规范的固废综合治理标杆企业,实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和资源化率的全面提升,显著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 ‘无废城市’先进范例。”刘洋对西安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