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黄河流域煤基固废规模化利用环境风险防控技术及集成示范”项目在太原启动。

该项目由山西大学牵头,联合了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众多单位共同承担。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与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炭规模化开采与燃烧、煤炭化工转化过程中排放的大量煤基固废,如煤矸石、粉煤灰及气化灰渣等,因碳含量低、杂质成分复杂、含有重金属等毒性物质,其高效处置与利用面临诸多难题,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土壤、空气与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针对问题,项目致力于建立回填利用常态与应急情景下环境风险识别、评估与监测预警理论体系,重点突破煤矸石基污染阻隔材料可控制备与长效阻控技术、生态修复材料制备及植生系统自维持技术、分级分质一体化生态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形成环境风险评估、污染防控成套技术体系与标准。同时,建成煤矸石基生态修复材料示范工程、露天采坑和井工塌陷区等多场景煤基固废回填—生态修复集成示范,构建煤矸石分级分质全过程生态化利用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创建环境风险智慧管控平台,并形成可复制的商业化推广模式,以支撑黄河“几字弯”煤电产业集聚区煤矸石大规模生态回填利用。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是我省在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黄河流域煤基固废治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有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解决长期以来煤基固废带来的环境困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